5月20日,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骨科主任肖嵩华教授及其团队,经过10个小时,为骶1-2骨巨细胞瘤患者实施根治术,该手术精准化整块切除高位骶骨肿瘤,为世界首例。此次手术还植入了一个3D打印假体,用于维持患者盆骨的稳定性,恢复其肠道和膀胱的功能。
该患者30多岁,有两个孩子,长时间感受到背部的疼痛,经医院检查发现其骶骨上有巨大的骨肿瘤,肿瘤引发了疼痛并且压迫了神经。这个情况相当棘手,因为骶骨对身体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,它连接着脊柱和盆骨,并对身体下部发挥着巨大作用。
事实上,治疗方法是有的,但是存在风险并且最终效果不理想。清华长庚医院肖嵩华教授说:“我们可以对患者进行刮除术,手术操作简单,但是复发率极高。还有就是骶骨切除盆骨环重建术,这种治疗方法操作起来非常的复杂,并且还要切除骶神经,这会引发大量的并发症,包括下肢瘫痪、大小便失禁甚至是性功能障碍。”
在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商讨之后,肖嵩华教授和他的团队决定探索第三种方法,一种既能治愈癌症还能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的方法。最终,他们决定利用3D打印技术,为患者植入3D打印假体,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。但是这一方法涉及三大挑战:高精度骶肿瘤切除难度大、3D打印假体植入位置需极其精准、手术耗时过长。
在病人在术前使用电脑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后,肖教授及其团队用这个结果建立了一个3D盆骨模型,并通过一系列的计算,把临床惯例和预期结果全部进行了评估。3D打印出来的假体将完全代替切除掉的坏死骶段,与一般人工制作脊椎相比,3D打印的假体是完全定制的,有独特的锁定机制以保持住它的位置,并且材料的材料钛也是经过多次测试证明具有生物相容性的。
骶骨附近有许多重要的器官,并且有几条重要的血管,因此在手术中很有可能出现大出血。手术前一天,血管外科吴巍巍主任为患者进行肿瘤血管栓塞。输血科马海梅主任协调调拨20个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和新鲜血浆备用。麻醉科主任张欢、赵艳军医师准备术前各项麻醉并监测手术。事已具备,一场辛苦而充满挑战的手术即将开始。
手术分三步。第一步前路游离保护内脏及血管。开腹经双侧腹膜后分离,保护正常组织,并确定前方截骨平面。上方至L5S1间隙,下方至S2椎体骶孔上缘,两侧至骶髂关节,由此保证整个肿瘤组织完整切除,减少肿瘤复发几率。
第二步翻身后路,行L345及髂骨螺钉固定,整块切除后方未被累及的椎板,并确定后方截骨平面,前后“会师”。
第三步再次前路,从腹膜后整块切除椎体及被肿瘤包绕的右侧S1神经根一段,并重新搭桥吻合。植入3D打印个体化适型假体,匹配后锁钉固定。
手术在新的一天的凌晨2点结束,术中跟台护士更换了3批,患者翻身2次,历时10余个小时,生命体征未出现波动,患者在ICU病房几小时后即拔管苏醒。术后的患者如厕正常,并已下地活动,复查X光片,内固定位置良好,假体完全贴合。
“紧跟现代科技发展,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,实现个体化精准切除、精准重建,是脊柱肿瘤手术发展的方向之一。同时,还要从患者受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,根治疾病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功能,提高脊柱肿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。医学,就在精益求精中不断向前迈进。”肖嵩华教授说。